當你想到「音樂」,腦中是不是立刻浮現某段旋律
但有位大師卻大膽告訴我們:
音樂不只是聲音,甚至連「沉默」也能成為作品
他就是 20 世紀最具爭議的作曲家:約翰・凱吉
⠀
凱吉最有名的作品是 1952 年的《4分33秒》
這首作品的樂譜上沒有任何一個音符
演奏者在舞台上「什麼都不做」四分三十三秒
聽眾聽到的不是樂器旋律
而是空調的嗡嗡聲、咳嗽聲、移動的聲音…等等
環境中的任何聲響,都能成為音樂的一部分
凱吉完全打破了大家對「音樂的認知」
也成為 20 世紀最具代表性的先鋒作曲家之一
⠀
除了顛覆音樂的定義,凱吉也致力於聲音的實驗
他在 1938 年發明了「#預置鋼琴」(又叫加料鋼琴)
把螺絲、螺栓等物品放在琴弦上
讓鋼琴發出特殊的聲響效果
⠀
無論是《4分33秒》或預置鋼琴
都強調了機遇和不可預測的音樂體驗
#聲編 覺得,凱吉不只是作曲家了~
也是思想家、哲學家,不斷挑戰我們對「音樂」的想像
⠀
下次當你走在路上,聽到風聲、雨聲、車流聲
或許也可以試著用約翰・凱吉的方式去感受:
這也是一場即興交響樂呢!
⠀
